深耕课题精研,赋能教育新程
长征中学2023年度普陀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期展示交流
2025年5月8日下午,长征中学举行区级重点课题《基于“红色工程匠师”特色课程提升中学生综合实践力的行动研究》中期展示交流活动。活动邀请了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刘颖老师、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奚莉芳老师和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吴华清老师担任指导专家。普陀区各高中学校科研主任、普陀区金光哲初中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学员以及长征中学科研骨干教师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师发展与课程研发中心副主任许琨主持,内容包括微报告、课题中期报告和专家点评交流三个环节。
长征中学正高级教师金光哲作了题为《发展学生工程素养,提升学科育人价值——基于科学学科的TI-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微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课程价值、课程创建、实践探索与反思展望五个方面介绍了TI-STEM课程的开发实践情况。石生俊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科创竞赛获得奖项六十余项,他从诗词意象入手,结合指导学生创新探索3D打印的实践历程,汇报了《让思维可见,让创意有型——走进跨学科的3D打印技术》的探索收获。张绍俊老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他的报告《红色植根 研学育人——“长征精神教育”引领下的校外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聚焦学校“重走长征路”特色研学课程,从课程背景、设计、实施和成效四个维度,分享了特色研学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挑战。三位老师的微报告代表了学校提升学生综合实践力在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上的实践探索,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称赞。
帅凯翔书记代表课题组作中期报告。报告在概述课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进展、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问题及下阶段研究任务。课题阶段性成果丰硕,涵盖理论、数据和实践三个维度,具体包括综合实践力指标体系、特色课程架构图、调查报告以及案例集等。课题聚焦学生综合实践力,以“红色工程匠师”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探索学生品质培育和才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杨浦区科研员奚莉芳老师用广度、厚度、深度和亮度给予课题高度评价。嘉定区科研员刘颖老师认为该课题研究落地扎实、成果丰富,真正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研究价值。普陀区科研员吴华清老师认为该课题极具研究价值,推进规范,成效显著。三位专家也就课题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包括精准界定概念、进一步厘清特色课程与综合实践力核心要素的对应关系、基于问题解决逻辑进行研究表述、关注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及进一步优化充实课程架构图等。
课题中期展示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了科研的跨校交流,同时经过专家把脉指导,课题后续研究更加科学高效。作为学校龙头课题,该研究将助力于优化校本课程框架,建构特色育人体系,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