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恐龙档案&膝盖会“说话”
长征中学开展科普进校园讲座(二)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同学们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者、传承者和践行者,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的精神,2024年12月12日下午,“科普进校园”活动再次走进长征中学。本次活动邀请了《十万个为什么》责任编辑王慧和华⼭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树蓉作为主讲嘉宾,带领同学们走进神秘的科学世界。
解密恐龙档案
“恐龙绝密档案”以“被误会的恐龙”这一话题展开,异齿龙、风神翼龙、薄板龙等被“误会”的恐龙瞬间掀起话题热度。王老师引领同学们穿越时光隧道,探索恐龙的起源、演变与灭绝的奇妙历程。王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尤其是一张恐龙家谱和系统树直观地将不同种类的恐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恐龙世界的独特魅力。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同学们众说纷纭。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远古中走来的恐龙虽已灭绝,但却留下了它存在的痕迹——化石,这为科学家们研究恐龙提供了充足的证据。那么如何搭建一座恐龙骨架呢?化石发掘、石膏套箱、室内修理、探寻数据、化石存放、化石翻模,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之后我们才能在博物馆中看到展示的恐龙骨架。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恐龙的特征,进而了解恐龙的形态、骨骼结构、行为方式、营养方式等。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化石的遗迹来重建恐龙的外观和生活环境,以化石为起点帮助人们了解地球历史和生态系统。
王老师又给同学们一一解析了关于恐龙的常见观点,比如霸王龙的声音并不恐怖,而可能更像鸵鸟或鸽子的发声方式,我们也无法像《侏罗纪公园》那样复活恐龙,霸王龙的大脑并不比人类大。这些“反驳”常见认识的知识打开了同学们对恐龙的认知世界,原来我们对恐龙存在着这么多的误解。
膝盖会“说话”
膝关节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它又是青少年运动参与者最常见的关节损伤。“膝盖会说话:疼痛背后的真相”主题讲座带领同学们关注膝关节健康,学会判断膝关节疼痛背后的真相。张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从膝关节的基本构造、常见膝关节损伤、膝关节病的诊断治疗与自我保健康复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全面阐发对膝关节保健康复的逻辑与方法,着重强调正确与适量的运动对膝关节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张医生以实例为依据,针对青少年群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8-14岁最多⻅的膝关节问题和篮球运动的常见运动损伤,引导学生关注膝关节异常的凸起和疼痛,学会区分慢性损伤和急性外伤,以及如何应对运动损伤。尤其是要学会急性运动损伤处理的RICE原则。
当然比起应对运动伤害,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慢性运动损伤,张医生强调了热身和放松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培养正确的运动观,运动是为了改善身体素质,让我们长得更高、体态更美。关于运动能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同学们认识全面,从生长发育和心理调节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与分享。张医生则从专业角度科普坚持运动的重要性,比如提高骨密度,提升韧带、肌腱的强度,提升代谢水平等。
我们可以根据运动的四大支柱平衡能力、心肺耐力、柔韧性和力量四方面考量自身运动水平,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也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科技强国,科普先行;科技创新,少年先行。此次科普讲座,长征学子们收获满满。未来,长征中学将继续开展更多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科学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