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数学之妙,开启实践之旅
普陀区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在长征中学初中部隆重举行
6月4日下午,“探寻数学之妙 开启实践之旅”普陀区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在长征中学初中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集了众多专家、高级指导教师、以及全区各所初中学校六、七年级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科工作室成员,共同探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业设计。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刘达,普陀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徐炜蓉,普陀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叶青,普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陆海兵等。活动由叶青老师主持,叶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次教研活动,促进各校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实施进行思考。
环节1:研究课
活动伊始,长征中学徐文帅老师带来了一节七年级下综合与实践研究课:“数”绘校园跑道优化蓝图。本节课的内容围绕七下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田径比赛中的数学”进行设计,以优化我校跑道设计为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数据、质疑合理性、分析物理影响(向心力)、设计优化方案等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跑道参数间的本质联系。徐老师的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小组活动贯穿始终(测量汇报、数据计算、方案讨论),动手动脑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同时,物理向心力的引入紧扣跑道舒适度问题,计算服务于理解半径影响,体现学科整合的实践价值。
环节2:学校致辞
长征中学副校长徐磊代表学校向全体参会专家及教师进行致辞。徐校长表示,长征中学一直关注数学组的建设与青年教师的培养,这次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展现了“老带新,共教研”的教研组合作精神。学校也愿意为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及整个教研组的发展。
环节3:微报告
学校陈维汉、徐文帅作题为《研综合实践作业,育初中数学素养》的微报告。在获评上海市数学作业基地校后,学校立即组建项目组并开展了对新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研究。陈老师从整体项目设计的角度进行分享,从项目背景出发,介绍了我校“0.5+3+1综合与实践课程架构”与“以小加大,承上启下——小+大作业设计模式”,展现了学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特色,即在教材课程基础上,以一个活动任务作为课程主线,以跨学科方式进行任务解决。徐老师则是从本节课的设计出发,以校园跑道优化为切口,构建“学知识—用知识—创方案”的实践闭环,不仅让学生掌握比例尺、方程等数学工具,更通过跨学科实践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未来可进一步拓展至校园整体规划,让学科融合真正落地生根。
由洛川学校张华、金欣艳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五线并驱,提升素养——做数学·用数学·创数学》微报告。张老师从洛川学校“五线并驱”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思路入手,介绍了以情境、问题、活动、知识结构、评价五条主线共同引导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金老师则以“你的膳食健康么”活动为样例,展现了洛川学校对于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的思考。
环节4:互动交流
梅陇中学陆海兵老师对徐文帅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课程的设计有新意,有创意,以操场改进计划为主线,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课程中,围绕物理知识的应用,以及对于国家标准的研究还可以继续深挖,在后续的研究中,跨学科材料的使用方法值得项目组继续思考。
环节5:专家点评
市教师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刘达从多个方面对活动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对于课程研究,要基于课程标准,活动作业设计,需要与单元教学规划进行整合。对于问题情境,问题与任务的设计要细致,情境要合理真实,能驱动学生研究,提升核心素养。学校的案例体现了学校项目组对于课程的思考与探索。下一阶段可以继续探索与本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项目。
本次活动贯通课堂实践与交流点评环节,既是对学校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研究进程的阶段性梳理,更是携手区域学校探索教学新篇的起点。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区域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教学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创新,让初中数学教学在实践沃土中绽放更多活力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