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指导高中作文教学,助力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莅临长征中学指导工作
为深化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025年4月2日下午,长征中学邀请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研究员范飚老师莅临指导。杨能浩校长出席本次活动,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程娟老师主持活动,三位高二语文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汇报,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学习研讨。
聚焦课堂实践,青年教师展示教学探索
刘雪莹老师从“审题是驭文之首术”切入,对高中议论文的教学探索进行了汇报。首先刘老师指出学生审题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是断章取义、因小失大;只见现象、不见实质;忽视要求、抛弃材料。刘老师强调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体性原则”,要抓住并且抓准所有核心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始终牢记“材料中的任何一个字或词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刘老师为学生架构了议论文审题路径,也强调了“复盘”的重要性。
汪紫轩老师在“高中议论文论据运用策略研究”汇报中,系统梳理了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四大论证缺陷:一是论据与论点存在逻辑断裂,二是同质化论据冗余堆砌,三是重叙轻议,四是论据缺乏权威性与典型性。针对上述问题,汪老师构建了以“精准论证”为导向的训练体系,通过设计微写作训练任务、实施同伴互评、开展论据优化改写等教学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论证效度,强化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契合。
赵梦老师从“如何深化理性思考”的角度对高中议论文教学的探索进行了汇报。首先赵老师列举了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行文缺乏逻辑的具体表现,这暴露了学生逻辑思维不强以及缺少思维的积淀。针对以上问题,赵老师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一是写作与阅读相结合,既重视教材里典范篇目的示范作用,也围绕单元人文主题进行积累,并辅以课外专题阅读的补充;二是关注单元研习任务中的写作练习,结合练习册中思维导图的设置样本引导学生在作前对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思考;三是强化作后指导的有效性,通过模仿优秀范文以做好对习作的修改完善。
专家精准把脉,指明教学方向
范飚老师在观摩教学汇报后,对三位青年教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针对大家在交流中所提出的困惑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建议。
首先,范老师指出高中议论文教学应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整体规划,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及利用好教材中议论文写作的四个指导文本,每个阶段的写作任务应各有侧重,教师可针对学情将写作训练的侧重点进行个性化排序。就“如何论证”的问题,范老师建议教师可借助课内典范篇目的阅读教学来加深学生对论证过程应如何展开的理解。
其次,范老师提出教师在重视写作作后指导的同时,也应在作前的指导环节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如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开展专题阅读,以拓展学生对相关问题思考的视野;教师在评价环节,也应充分考虑学生前期的大量阅读对写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接着,关于作后讲评,范老师指出指导学生做好有益的修改以弥补作前准备的不足是教学重点;同时,讲评也应与本次习作侧重点相结合以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最后,关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范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收集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等。在议论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针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观点针对的什么现象”以及“作者认同或反对这个现象的理由”等角度展开深入思考。
针对高三备课组叶蕙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范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解答。针对临考前的高考作文教学,范飚老师认为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写作语言的表达:一方面应避免“模式化”的语言表述,以使行文更加流畅自然;另一方面形象的拟题、独特的观点表达等也有助于提升学生习作的格调。
通过此次研讨,范飚老师不仅为大家详细解答了作文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更为我校语文教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与专题研讨,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提升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