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生物教学,同促专业成长
长征中学开展高中生物教研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为落实高中生物学“双新”背景下的核心素养,聚焦课堂教学实效,2025年3月26日,上海市长征中学开展系列生物教研活动。活动通过教学课展示、教学研讨、模型展示等方式,生动呈现了“双新”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学生活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中学生物学科教研员周韧刚参与并点评本次活动。
高一生物青年教师郑丽慧开展《翻译使特定遗传信息从RNA传递到蛋白质》公开展示课。课堂上,郑老师以生动的讲解结合动画示意图,将复杂的分子过程直观化。她通过层层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并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们利用卡纸等材料模拟翻译过程,动手构建模型,直观理解密码子配对与多肽链合成机制。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分工协作,深入探讨翻译的起始、延伸与终止阶段,实践中强化知识应用能力。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互动。
(生物课堂,教学展示)
评课环节,郑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简明扼要地说明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分享磨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对生物教研组老师们在磨课过程中的帮助表示感谢。市教研员周韧刚老师从教学环节、板书设计、教具演示等方面充分肯定了郑老师的课堂表现。他指出,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以基本概念、次位概念和重要概念为支撑,引导学生在构建相关概念的过程中,逐步聚焦生物大概念,从而实现概念的理解、迁移和应用。针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方式,周老师提出多元化、实践性的建议。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置思维冲突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多给学生展示自我机会,建议教师侧重引导与点评,鼓励学生完整阐述思维路径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讨交流环节,老师们还围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校本资源的开发等展开积极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索生物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推动生物学科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评课议课,交流共进)
研讨结束后,老师们前往生物实验室参观学生生物模型作品。学生模型作品呈现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动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分裂等,模型呈现方式各异,创意无限。周老师就模型美观性、科学性、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学生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更展示了他们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生物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具。
(作品参观,成果展示)
本次教研活动是上海市长征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在“双新”背景下的一次教学实践,教研组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学校生物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生物教研组教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