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学、长征中心小学小初衔接现场展示暨陆海兵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联合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来源:

聚焦“双新”变革 促进小初融合

长征中学、长征中心小学小初衔接现场展示暨陆海兵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联合展示活动

 

2025年5月21日,长征中心小学携手长征中学共同举办了一场以“聚焦‘双新’变革 促进小初融合”为主题的现场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既是普陀区第七轮“763”发展团队——陆海兵数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两所学校在“双新”背景下,积极探索小初衔接、促进学段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

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普陀区教育学院师训部主任张杰、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叶青、胡平、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沈洁、高级指导教师张华老师、徐建华老师以及长征中学、长征中心小学的校领导、教师代表,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长征中学校长杨能浩代表两所学校致欢迎辞。

 

AI课程助力小初衔接

两校联合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自去年启动以来,该课程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综合学习活动,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推理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强小学和初中学段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跨学段的科技智能学习体验中收获成长。

学段联动优化数学课堂

长征中心小学高可欣老师针对新旧教材之间的衔接点,进行了大单元设计,并执教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一课。高老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任务链,引导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完整学习过程。课堂巧妙地融入古代数学问题,借助AI工具辅助学生进行学、练、评,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体现了教师基于素养、立足学段链接,通过大单元设计促进新旧教材融合落地的探索实践。

长征中学陈维汉老师基于小初衔接的考量,结合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境,借助AI辅助进行了《方程和列方程》的教学实践,他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质疑解疑,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引发了在座小学高年段教师对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两位授课教师依次针对今天教学内容进行说课,讲述了本次小初衔接课堂教学研磨的初衷和思考。

联动研磨探索“双新”路径

两位教师的导师:普陀区“763”团队数学学科带头人陆海兵老师以《双新背景下中小学衔接数学》为题进行了微报告,陆老师是新教材编写组成员,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小初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衔接的方式与方法、教材更迭后衔接的意义,让与会成员受益良多。

新教材编写组另一位成员: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沈洁老师对两位教师学段教学联动的意义予以充分的肯定,她启发教师继续通过数学深度阅读理解、学习专注力、思维批判力等培养的角度继续思考未来数学学科小初衔接的策略和方法。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胡平和叶青老师对课堂教学做了精彩点评。胡老师指出:新教材试行之后,有两个单元的内容都留待在小初衔接阶段进行教学,这是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研究的留白处,也是突破处;小高教师以AI赋能,重在学习基础上的应用,予基层学校是很好的借鉴。叶老师指出:如何抓住教材迭代时间段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更好的以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落实数学核心素养,陈老师的课堂有大量可圈可点的设计和实践;如何以AI助力赋能未来的衔接课堂,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建议老师们可以以更新、更有意思的形式和方式探索小初衔接,着力探索以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综合实践等途径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期待更多的学校能在小初衔接的实践中有所思考、探索实践,有效助力普陀学子的学以成人、人生出彩。

相关信息